垃圾分类的痛点
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但实际操作难度却很大:看起来特别干的饼干是湿垃圾,湿了的猫砂却是干垃圾;小龙虾壳是湿垃圾,螃蟹壳竟然又是干垃圾。自从开始推进垃圾分类,上海人民每天都要经受老阿姨的灵魂拷问:“侬是什么垃圾?”
第一,中国的垃圾分类界定不严格,缺乏法定标准及规范。除了专业人士,目前我们基本上只能凭生活经验来区分垃圾的类别。从目前的垃圾简单分类方法来看,仅仅常用生活垃圾就已经分为六大类八小类,扔垃圾也成为一种技术活。
第二,垃圾分类完之后一般会被送到垃圾中转站,压缩打包后再送往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站和垃圾发电厂等垃圾处理场所,但是仍存在热值较低、垃圾发电的效应不高等问题。
第三,尽管依靠垃圾桶的设计及宣传、一线城市立法强制执行等举措可以解决一部分垃圾回收的问题,但仅靠市民自发分类似乎难以保证良率。
第四,由此可见,垃圾分类之路任重道远。那么,可否用科技手段,尤其是物联网技术助力垃圾分类的实现呢?答案是肯定的。
物联网助力解决垃圾分类难题
当前,物联网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正如火如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也逐渐被应用于环境保护、能源管理等领域。
早在去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柯希平就曾在会上提交提案,他建议,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解决垃圾分类。
一是实施智能收集。在各居民区设置智能垃圾收集系统:居民垃圾袋由政府统一印制识别码,作为追溯识别使用。居民将垃圾按照标准分类好以后扫码放入智能垃圾桶。对垃圾收集现场进行智能监控,识别居民是否将垃圾放入指定位置。垃圾桶内安装重量传感器,在居民放入垃圾袋后系统自动称重,称重数据利用物联网自动上传到智慧平台存入相关住户档案。
二是实现智能检测。为了监督居民是否按照标准进行分类,在各区的清洁楼建造智能化垃圾分类检测线,然后利用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按照政府制定的标准对从各小区运输过来的居民垃圾逐袋检测,检测结果智能判定是否合格,将检测结果自动上传到智慧平台存入相关住户档案。对于检测不合格的还能自动分流,进行智能分拣/人工分拣。
三是在智慧平台对全市所有居民建立档案,智能收集终端、智能检测线采集的数据通过物联网传输到智慧平台上进入所有住户档案,可以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处理。柯希平表示,上述方案的每个节点都具备成熟的技术,具备开发实施的可行性。同时,对于各城市政府而言,预算投入也在可承受范围内:以4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为例,智能收集终端+智慧平台+智能检测线的一次性投资初步估算约15亿元左右。可以在国家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先行先试,试点成功后再在全国推广。
目前,经过反复尝试,研究人员已经摸索出了一系列借助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进行垃圾分类及处理的新途径。物联网的应用,使智能垃圾分类能对各种垃圾进行精准分类,并进一步美化社区环境。
首先,利用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已经投入使用。据了解,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具有智能识别、防水、防火、防爆、gps定位、满桶预警、自动投口防夹手等功能,可以智能识别各种废旧物品分类归属,并返还一定的回报金额。
此外,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对传统垃圾房等场所进行升级,通过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引导居民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提升垃圾分类执行效率。通过对垃圾房的升级改造,不但解决了垃圾分类问题,而且能够资源最大化利用,节省成本。
在各种政策和环保理念的倡导下,垃圾分类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应用“智能”的场景。国内目前也已有不少面向b端和g端的智能厨余垃圾收集箱。但在垃圾分类全国推广前夕,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智能水平,以适应“状况百出”的现实。